關於咖哩的起源有諸多說法,而印度確實為咖哩的起源地,咖哩這兩字的語源來自南印度,以南印度的泰米爾(TIMIL)話來說咖哩是「醬」的意思,這是綜合各種辛辣香料所製作的料理名稱,有人說第一位做咖哩的人為釋迦牟尼,在印度的傳說中,釋迦牟尼是首先教人如何用樹草的果實來調配以為做長生不老的靈藥,並以釋迦牟尼當初傳教的地名「咖哩」作為這靈藥的名稱,而後人將此靈藥當成料理的調味料而廣泛地傳播開來。
隨著印度文明的影響,咖哩自印度大陸傳播到周邊地域。在中世紀的歐洲,香辛料除了做調味料使用之外,更因被當作藥及保存肉類等功能,而成為生活上的必需品,當時歐洲的列強們,為確保取得香料產地,並進行殖民化而在亞洲展開爭奪戰,在1747年英國食譜書上曾記載著,英國將殖民地-印度所產香料帶回國內,使得印度咖哩的風味,再次於英國發揚光大,至19世紀所謂的咖哩粉正式在市面上販售,而到了19世紀後半已非常普遍,並銷往法國及日本。
一份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提出的研究報 告顯示,從阿茲海默患者血清樣本,發現薑黃素可以活化免疫細胞裡的巨噬細胞,去除阻塞病患腦血管跟殺死腦細胞的乙型澱粉樣蛋白質,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咖哩的 效用有多少,但是研究報告多少反映出多吃咖哩,應該是可以降低罹患癌症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因為咖哩中含有辣味香辛料,「辣」會胃液分泌,促進唾液產生,進而加速腸胃蠕動,引起人類的食慾。 辣味香辛料會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目的,所以在亞熱帶的 人們,特別喜歡吃辛辣的料理,原因就在此。根據報導,大部分的香辛料與胃液中的強酸結合後,會產生消毒殺菌的效果,因此有「體內排毒」的作用。咖哩內所含 的「薑黃素」,具有殺除癌細胞的功能!科學的實驗研究已經證實,咖哩的確具有協助傷口復合甚至預防老年癡呆症的作用,而在印度的傳統中,也認為吃咖哩可以 消炎,及具抗老效益。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印度應該是最少阿茲海默患者的國家才對吧,因為咖哩幾乎就是印度的代表之一。為了怕以後老年癡呆,大家趕快多吃點咖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