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古代病毒將被釋放 人類難以招架[轉載]

新種病毒接種而來,對人類造成威脅。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南極洲埋藏在4000米冰層下的Vostok冰湖裡藏有古代病毒,它們若與新病毒結合,將變形成毀滅人類的「終極病毒」。它們一旦被釋放出來,人類免役機制將難以招架,唯一途徑是拖延冰融腳步,讓古代病毒留在冰封裏。

曾橫行歐洲的黑死病最初出現於1338年中亞一個小城中,1340年左右向南傳到印度,隨後沿古代商道傳到俄羅斯東部。從1348年到1352年,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這條毀滅之路斷送了當時歐洲1/3的人口,總計約2500萬人!

在人類歷史上,類似當年的黑死病這樣不斷來襲的新品種細菌層出不窮,從SARS到禽流感,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交通速度的不斷提高,新生傳染病對人類以及生物種群將造成滅絕威脅。

據新華網報導,科學家發現,在南極洲埋藏在4000米下的冰層下的Vostok冰湖裡藏有古代病毒,它最後將成為毀滅人類的冰山「終極病毒」。

科學家表示,南極洲Vostok冰湖被科學家稱為「地球上的木衛二」,這個和北美Ontario Lake一樣大的冰湖深藏在4000米厚的冰層下,阻隔了湖泊與地表的低溫,也保護了眾多史前微生物,雖然湖裏的微生物數量稀少,但它們依然活著。

科學家們在Vostok冰湖裡發現了36種不同的微生物,有些是已知的如藍藻、細菌、真茵、孢子、花粉微粒和矽藻類,但另一些是我們從未見過也無法辨認的微生物。

這些樣本是在距離湖面100米深處的極端深冰下採集,由於研究尚未結束,科學家們尚無法確定,在這個地下湖泊中是否將在未來釋放出「終極病毒」。

科學家認為,古老的冰川病毒會與現代的一些病毒基因進行交換,衍化出像SARS一樣對人類具有極大威脅的新型病毒。這些病毒騎著鳥兒在全球飛,通過冰山保存下來,在合適的時機,它們和同類聚合,最後成為「變形金鋼」。

科學家對北極圈附近冰湖內的A型流感病毒進行研究,這些湖泊上常年有候鳥來往,它們會在水中排放病毒,這些病毒在冬天被冰層冷藏起來,等到候鳥來年再返回時,它們會帶來新型的病毒毒株,和融化的冰中釋放的舊毒株結合,成為新品種病毒,湖泊便成為天然的「終極病毒培養場」,增加了病毒遺傳變異的機率。

有的病毒是隨著大氣中的塵埃降落,在冰雪的堆積下慢慢被掩埋起來。被冰封的塵埃為細菌、病毒的孳生提供了很多可能。

研究結果發現,在歷史上的幾個寒冷時期,大氣環流向冰川輸送大量沙塵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微生物,說明了沙塵本身就是病毒傳播的一種途徑。以此類推,現在的沙塵暴便有可能成為未來冰川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

人類前往南北極研究的行為本身,也有可能成為病毒偷渡的方式。隨著人類活動的日趨頻繁,南極、北極處女地將建立與人類之間越來越密切的聯繫,交流越多,意味著病毒傳播的途徑也越多。

一旦「潘朵拉魔盒」被打開,已經消失了幾千年的病毒被釋放出來,人類目前健康的自我防禦機制恐怕難以抵抗,一旦傳染發生,就可能導致大規模疾病流行,甚至大規模死亡。

科學家舉證說,一種能夠引起痢疾狀腹瀉的病毒,每隔幾10年便會在沿海地帶出現一次,而它的棲身之處就是南極和北極的冰川。

科學家認為,在古病毒經變異而產生的新品種病毒面前,人類的免疫力很難有把握經受得住它們的考驗。

科學家認為,目前尚無法確定這類微生物何時會引起環境問題或恐怖的流行病。微生物通過這種方式釋放,已經經歷了幾百萬甚至幾10億年歷史,世界也曾經體驗過這樣的釋放,事實上是每天都在發生。

雖然融化冰層中釋放的微生物引起毀滅性的流行病尚機會渺茫,而這種病毒傳播方式在人類歷史上也沒有任何文獻記載,但我們無法確認它不會發生。

那麼,人類可以做什麼?科學家認為,對於病毒,只要能給科學家充裕的時間,及時研製出相應的疫苗,人類便不用那麼擔憂;另外就是拖延氣候變化的腳步,古代病毒再厲害,終究將受制於冰川的封鎖。

科學家預測,到2070-2080年,北極的北冰海冰可能消失;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需要至少1000年;至於南極,由於冰蓋面積大,完全融化並釋放出其中古代病毒需要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人類可以尋求解決之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