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持卡人都有以「紅利點數」加上「自付現金」換購信用卡商品的經驗,不少民眾更抱怨,這些商品的定價普遍都比市價還高。銀行主管對此則指出,通路不同,不能統一比價。
不少紅利點數都有時效限制,若不早日兌換,點數就會被取消,但是兩年內很難累積大量點數,於是銀行有「點數」加「自付金額」換購商品的方案。但是,有些商品單是自付金額就高出市價,精打細算的持卡人可得留意。
陳小姐說,「在購物網站上,一條X牌的100ml護手霜售價450元,但是信用卡網路上,卻要價640元,要不就是用100 點紅利外加600元才能兌換。」
銀行主管說,銀行提供一個便利的購物管道,持卡人只要上網輸入卡號,就可以選購商品,「要比價,要找一樣的通路比才公平,不能要求百貨公司的東西要跟大賣場一樣便宜。」
銀行主管說,銀行跟一些郵購公司合作,讓持卡人可以用紅利點數換商品,這些供應商等於是銀行的特約商店,他們要付給銀行手續費,這些成本自然會加在商品上回收。「銀行也會去比價,要求他們定價不能太高,所以即使貴,也不會貴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