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挪威的「全球種子地窖」,2/26日正式啟用,這個位於北極圈永凍層下的農作物種子儲藏室,可以儲存450萬組種子,由挪威耗資大約新台幣2億7000萬元所興建,未來一旦全球發生災難,這裡將成為提供人類糧食來源的種子庫。在距離北極點大約1000公里的北極斯瓦巴群島上,常年覆蓋著層層的冰雪,耗資新台幣2億7000萬元興建的全球種子地窖,就建造在北極永凍層下,這裡將儲藏450萬組世界各地農作物的種子,萬一將來發生天災人禍,導致糧食危機,這裡將成為提供糧食來源的種子庫。
這個被稱為「冰封伊甸園」的種子地窖,26日舉行開幕典禮,來自世界各地的環保人士都前來共襄盛舉,挪威總理史托騰伯格和前諾貝爾獎得主馬阿薩伊,將第一箱裝有稻米的種子抬進儲藏室,象徵種子地窖正式啟用。
史托騰伯格表示,「我們必須對全球暖化做出因應,不只是藉由減輕暖化,也要適應暖化帶來的影響,現在這個種子地窖,將有助於我們保護糧食的來源。」
全球種子地窖是由水泥和鋼鐵製成,可以抵擋地震、洪水甚至是核子彈的攻擊,另外,還有荷槍實彈的士兵駐守,戒備相當森嚴,目前地窖內已經有全球21個種子庫的複製樣本,保存在攝氏零下18度的恆溫中,未來種子的數量還會持續增加。
建在挪威斯瓦爾巴德島上的「斯瓦爾巴德島全球種子庫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就像另一艘專載植物種子的諾亞方舟,只不過不是建造在山頂,而是埋在北極地底下。
目 前在斯瓦爾巴德群島山區永久凍土區內建立的「斯瓦爾巴德全球性種子庫」目的是為了儲存世界各地種子收藏的不同種子的安全複製品。收藏中的許多種子在發展中 國家已經不復存在。如果某些類種子因自然災害、戰爭或只是由於缺乏資源而消失了,這些種子可以從斯瓦爾巴德的種子庫中重新複製。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是當今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糧農植物的多樣性不斷面臨威脅,其後果是我們失去根據氣候變化、新型種類的植物病以及不斷增長的人口需要來種植相應糧農植物的可能性,這種損失將無法逆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