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Web瀏覽器的瀏覽速度加快,檢索條數也會增加。也就是說,Web瀏覽器的改善將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美國谷歌創始人兼產品總裁拉裏·佩奇)。
谷歌于2008年9月2日正式發佈了Web瀏覽器“Chrome”的β版。該公司總裁拉裏·佩奇表示,之所以自主開發Web瀏覽器,是因為對該公司的在線廣告業務充滿期待(參閱英文發佈資料,本站報導)。
谷歌的目標是憑藉Chrome,擺脫現有的Web瀏覽器技術。現在的Web瀏覽器主要用來顯示文件及靜態圖形和數據,“是美國網景(Netscape)1995年開發的Web瀏覽器技術的延續”(谷歌)。從那以後已過去了13年,Web網站的狀況與那時相比,已經大不相同。比如,很多Web網站及Web應用採用了基於JavaScript等技術的動態應用。為提高上述Web網站的速度、豐富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導入了新技術。同時,還配備了適用於動態Web網站及應用的用戶界面(UI)。谷歌為開發這款全新的Web瀏覽器花了2年時間,並“投入了大量資產”(該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Sundar Pichai)。
為開發Google Chrome,谷歌新開發出了兩項基本技術。一是在採用JavaScript的Web應用瀏覽器內,能夠縮短處理時間的“V8”JavaScript引擎。二是將Google Chrome設計成了多線程編程結構。在用戶在瀏覽器內打開的標籤(Tab)中,Web網站/應用作為一個程式工作。採用這種結構的目的是當一個Web網站和應用出現問題時,防止整個Web瀏覽器癱瘓。Google Chrome中導入的上述技術適用於多核微處理器。Google Chrome是基於開源技術“WebKit”開發而成的。WebKit曾被美國蘋果的“Safari”和芬蘭諾基亞的“Nokia Series 60”等用作Web瀏覽器。
Google Chrome還在盡量減少瀏覽器的UI元件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用戶一般不在Web瀏覽器的主輸入區,而是在Google bar等次區域輸入檢索條件。而Google Chrome將這些輸入區統一成了一個。用戶能夠訂製各種檢索引擎。還增加了使用瀏覽器標籤,使Web應用作為個別應用畫面工作的功能。
谷歌打算將面向Google Chrome開發的技術應用於個人電腦以外的嵌入設備等。“Android”隨身終端的OS所配備的Web瀏覽器和Google Chrome共用大量代碼。另外,此次的開發JavaScript引擎“V8”除X86架構外,還植入了ARM內核。在現在的β版中,該軟體的檔案容量為7MB,預計將來會進一步減小。
Google Chrome在獲得開源BSD授權後發送。該公司希望通過上述開源戰略,大大推進Google Chrome在業內的普及。另外,關於Google Chrome,該公司公佈了名為“Chromium”的開源計劃(該計劃的Web網站)。
PS:你可以在這裡下載 Chrome , 我用過的感覺是網頁開啟的速度還蠻快的,且沒有很多設定選項,這樣至少用起來就不會有恐懼感,但有些針對 IE設計的網頁還是看起來怪怪的,或許後面的版本會改善吧. 現在只有 Windows 版本, 未來還會有 Linux 及 Mac 的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