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食品化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常認為有機蔬果的營養高於普通蔬果,但近來的研究顯示,這種看法缺乏科學證據,兩種蔬果的生長地區、品種和儲存方式不同,進行比較的選樣太少並且研究時間過短,認為兩種蔬果營養不同的結論沒有事實依據。
舊金山紀事報日前報導,戴維斯加州大學的食品化學家阿麗森.米契爾在10年研究期間,採集了相鄰生長的有機和普通兩種番茄樣品,製成乾製品後進行對比研究的結果顯示,抗氧化劑在有機番茄中的含量超過79%,但在普通番茄中超過97%。
該校的另一項研究證實,有機生長的獼猴桃(ki-wi)所含的多酚(polyphenol)、維生素C和某些礦物質,與普通獼猴桃相似,黑莓、草莓和玉米的對照研究也出現類似的結果。
米契爾說,不能簡單地認為有機番茄的營養更多,並可免受殺蟲劑的污染,番茄的品種、生長環境、採摘時的成熟程度、收穫後是否冷藏儲存和儲藏時間的長短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番茄的營養成分。
她認為「品種至關重要」,在同一地區生長、種植方法和儲存時間相同的番茄,如果品種不同,營養成分便不同,「除了蘋果,消費者不知道購買的蔬果是何品種」。如黃洋蔥的品種一年內就有12種之多。
不同儲存方式的蔬果也不易做相互比較,米契爾說:「冰凍的普通芥蘭如何能與非冰凍的有機芥蘭相比?」蔬果的加工過程也會產生影響,對各五罐的有機和普通兩種番茄醬進行研究後發現,兩者的營養沒有差別。有機番茄即使有營養優勢,但製成醬後便消失不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